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我市加强师资力量提升教育质量
文章字数:752
  本报讯(记者 刘淑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发展,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积极创新探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推进教师队伍管理改革,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保障教师工资待遇,激发教育工作活力,为人才培养进一步夯实质量基础。
  合理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市、县教育局在教师调配方面积极向农村倾斜,有效缩小了城乡差距。通过实施“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打破教师校际壁垒,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鼓励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轮岗,带动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提升。2024年完成校长教师交流轮岗497人,乡镇教师占比提升至22%。其中,校长交流轮岗26人,达到符合交流条件人数的15%;教师交流轮岗471人,达到符合交流条件人数的11%。
  充分保障教师工资待遇。我市坚持把教师工资支出放在财政支出的优先地位,认真履行“义务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经费保障责任,足额拨付班主任津贴、大队辅导员津贴和课后服务补助经费。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各县区均足额发放乡镇工作补贴、班主任津贴,为教师足额缴纳五险一金和职业年金。乡镇教师月均收入高于城区教师300-500元。
  不断完善学科教师配置。积极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市共配备心理教研员36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10名,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1036名,建立区域性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3个,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校心理健康辅导室实现全覆盖。加大了对农村学校新教师的招聘力度,特别是针对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紧缺的问题,去年为农村学校补充教师50名,优先保障音体美、英语等紧缺学科,确保农村学校能够开齐开足课程。同时,组织教师校际间支教、帮教、跟岗,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得到优化,形成优秀人才竞相从教、广大教师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