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平鲁区下水头乡
地膜加工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文章字数:569

  本报讯(通讯员 戎爱平 张先峰 刘洁)在平鲁区下水头乡商贸物流园区,5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机器声此起彼伏,作为我市首家规模化农用地膜加工厂,不仅是当地盘活闲置资源的样板,更是“党建+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下水头乡深入学习贯彻“千万工程”经验,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纽带,统筹口子上村、白养沟村、另山村、下井村等4个行政村的土地资源、集体资金和劳动力,累计投入220万元建设农用地膜加工厂。项目推进过程中,党员干部带头跑审批、盯施工、解难题,党组织全程统筹协调资源,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实打实的推进效能。
  朔州新农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金文介绍:“我们利用5000平方米闲置厂房,首期已建成4条全自动地膜生产线,单台设备日产能达4.5吨,每吨纯利润约700元。更让乡亲们暖心的是,家门口的工厂已吸纳5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就业,其中不少是曾经外出务工的村民,如今每月能拿到稳定工资,还能兼顾家里的农活,炕头热了、笑声多了,曾经‘空心’的村庄渐渐装满了烟火气与新希望。”
  从资源整合到项目落地,从就业增收到产业升级,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正为下水头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下一步,下水头乡将持续深化“党建+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农膜加工产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更强组织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