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朔城区梨园头村:
农业园区引领 建设和美乡村
文章字数:990
  本报讯(记者 刘淑花)走进朔城区窑子头乡梨园头村设施蔬菜产业园区的大棚里,一株株齐人高的彩椒苗青翠茁壮,一个个色泽艳丽的彩椒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农民们正忙着采收装车。该园区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模式,将产品直供市区商超,市场溢价率达20%。而梨园头村村集体则通过土地入股、大棚租赁,实现年均增收83万元,效益较传统种植提升10倍。
  梨园头村位于朔州市朔城区西南部,距离市区中心16公里,东倚241国道,西临恢河,耕地9600亩,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该村地理位置优越、立地条件较好,曾因种植葱头闻名遐迩。近年来,梨园头村“两委”立足自身优势,抢抓政策机遇,着眼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整合资金1600万元,建成545.75亩设施蔬菜产业园区,179座钢结构大棚、28座覆被式大棚拔地而起,配套水肥一体化和机械化耕作系统,耕作面积达320亩,实现节水30%、省工50%、增效40%。
  为防范因经营经验不足的风险,梨园头村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入朔州市朔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经营设施蔬菜产业园区,三方优势互补,大大降低农民种植风险,提高农民种植效益,为农村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特色产业提供有力保障。园区积极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建设,2022年种植圣女果,亩产8000斤,年产值1200万元;2023年开始引进甘源合作社种植彩椒,亩产1.6万斤,总产2000吨,产品统一供种、技术、销售,面向全国一线城市销售。此外,还建设了大葱、洋葱等多样化种植基地,不断提升蔬菜产业化规模化水平,让农民致富增收的路越走越宽阔。目前,该村已经形成了洋葱、彩椒、大葱等特色种植。每年仅凭在蔬菜园区打工,村民们就能增加收入1.5万多元。
  在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的同时,梨园头村还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由窑子头乡党委统筹组织,该村支部党员包片,全体村民参与,“清垃圾、治脏乱、添绿色”三措并举,累计出动机械120台次、人力900人次,清除垃圾300吨,拆除违建47处;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闭环处理体系,实现街巷日日扫、垃圾日日清。昔日卫生死角变身小花园、微菜园,村民散步、读书、跳舞,其乐融融。今年以来,该村又积极开展精品示范村创建,总投资100多万元,在原砼路面铣刨后加铺中粒沥青砼面层,铺设马路牙1000多米,并砌筑了花栏墙。
  如今的梨园头村街巷整洁、路灯成行、邻里和睦,曾经的“问题村”已蝶变为共建共享的和美乡村样板。该村也连续多次获评朔城区“先进集体”,并荣获“朔城英才”创业创新团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