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市优化营商环境交出亮眼答卷
文章字数:1949
“帮代办”服务满意率连续五年100%;12345热线工单按时办结率高达99.93%;电子印章免费申领,企业开办“零成本”;从2024至2025年7月“高效办成一件”办件量为328316件……今年以来,怀仁市以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工作驶入“快车道”,一系列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的改革举措转化为企业群众手中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怀仁速度”保障“开春即开工”
春日的怀仁市经济开发区,机器轰鸣,塔吊林立,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重点项目能否“开春即开工”,审批效率是关键。“真没想到这么快!”怀仁市综合训练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拿着刚办下来的施工许可证感慨,“我们提交材料后,行政审批局的工作专班全程跟踪,提前介入指导,只用了2天就完成了审批,为我们抢出了至少1个月的宝贵工期。”
这得益于怀仁市开展的“集中联动审批专项行动”。怀仁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成立了由局长牵头的工作专班,对市发改局提供的341个重点项目清单实行“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
数据最有说服力:截至目前,341个项目中已立项336个,立项比例高达98.5%。其中,属于审批局权限的132个环评手续已办结116个,办结率87.88%;172个施工许可手续已办结110个,办结率63.95%。此外,今年1-9月,全市新增立项项目584个,其中,新增立项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295个,另备案变更增加5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发展动能持续强劲。
“怀仁温度”破解群众“急难愁盼”
服务窗口是政府的“脸面”,办事体验是民心的“温度计”。怀仁市的政务服务,正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暖心办”升级。
“帮代办”成了“贴心人”。 在政务大厅醒目的“帮代办”服务专区,佩戴统一标识的工作人员正在耐心地为一位老人填写表格。2021年以来,这支不断壮大的队伍已累计完成帮代办服务68612件,办件量从2021年的8453件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20873件。2025年至今,已完成15984件,群众反馈满意率高达100%。
“上门办”打通“最后一公里”。 针对农村群众交通不便、农忙时节时间紧张等实际情况,怀仁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主动将服务送下乡。截至目前,已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个体、不动产、公证等上门服务1972次,甚至将窗口开到“田间地头”,成功为150台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办理上牌,核发驾驶证24个。
“潮汐窗口”巧解“排队难”。 在今年教师资格认定高峰期,政务大厅创新启用“潮汐窗口”,通过动态调配人员,将群众平均等候时间从30分钟压缩至15分钟以内,效率提升50%,现场秩序井然,获一致好评。
“临期提醒”让群众更省心。针对6类事项涉及的210个许可证开展证照临期提醒服务,推动审批服务提质增效,不仅实现了审批服务的温情延伸,更进一步提升了政务服务速度,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省心、更安心。
“怀仁智慧”驱动流程再造
以数字化手段打破传统壁垒,是怀仁市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怀仁市在朔州市率先推出新开办企业电子印章免费申领服务。企业设立后,电子营业执照与电子印章可实现“同步发放、同步应用”,截至目前,已发放电子印章104套311枚,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
同时,怀仁市积极推动“7×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向基层延伸,目前已为全市3个街道、8个乡镇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高拍仪等设备,并完成了人员培训与系统调试,实现了自助服务乡镇(街道)全覆盖,村民“足不出镇”就能办成事。
在不动产登记领域,怀仁市创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被省自然资源厅确定为全省唯一的“拓展服务建设用地项目全生命周期不动产登记方式”试点,实现了登记、交易、缴税“一网通办”“一窗办理”,历史遗留的“登记难”问题正在得到有效化解。
“怀仁诚意”提振市场信心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怀仁市坚持问题导向和企业视角,制定了《营商环境创优提升工作措施》等一系列政策。
在政务大厅设立的“惠企政策一站式兑现窗口”,成了企业家的“网红打卡点”。2024年,该市通过平台发布涉企政策29条、奖补事项22项,奖补事项发布数量在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一。2025年,已发布有效政策2条、奖补事项20项,已兑现奖补资金451.624万元,真金白银精准直达市场主体,让企业感受到了“雪中送炭”的温暖。
“怀仁形象”赢得群众信任
作为“山西省第一批清廉单元建设示范单位”,怀仁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将廉洁文化建设融入日常。政务大厅内,廉政标语、宣传展板、政务公开专区和滚动播放的宣传视频,共同营造出“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这种“阳光政务”不仅规范了权力运行,更赢得了企业和群众的信任。
从“一件事一次办”的流程再造,到“主动上门”的服务升级,再到“免申即享”的政策兑现,怀仁市正用一个个具体的案例,诠释着优化营商环境的深刻内涵。
怀仁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更高期待,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再发力,在提升服务效能上再突破,让‘怀仁服务’成为最亮丽的名片。”
“怀仁速度”保障“开春即开工”
春日的怀仁市经济开发区,机器轰鸣,塔吊林立,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重点项目能否“开春即开工”,审批效率是关键。“真没想到这么快!”怀仁市综合训练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拿着刚办下来的施工许可证感慨,“我们提交材料后,行政审批局的工作专班全程跟踪,提前介入指导,只用了2天就完成了审批,为我们抢出了至少1个月的宝贵工期。”
这得益于怀仁市开展的“集中联动审批专项行动”。怀仁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成立了由局长牵头的工作专班,对市发改局提供的341个重点项目清单实行“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
数据最有说服力:截至目前,341个项目中已立项336个,立项比例高达98.5%。其中,属于审批局权限的132个环评手续已办结116个,办结率87.88%;172个施工许可手续已办结110个,办结率63.95%。此外,今年1-9月,全市新增立项项目584个,其中,新增立项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295个,另备案变更增加500万元以上项目13个,发展动能持续强劲。
“怀仁温度”破解群众“急难愁盼”
服务窗口是政府的“脸面”,办事体验是民心的“温度计”。怀仁市的政务服务,正从“能办”向“好办、快办、暖心办”升级。
“帮代办”成了“贴心人”。 在政务大厅醒目的“帮代办”服务专区,佩戴统一标识的工作人员正在耐心地为一位老人填写表格。2021年以来,这支不断壮大的队伍已累计完成帮代办服务68612件,办件量从2021年的8453件一路攀升至2024年的20873件。2025年至今,已完成15984件,群众反馈满意率高达100%。
“上门办”打通“最后一公里”。 针对农村群众交通不便、农忙时节时间紧张等实际情况,怀仁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主动将服务送下乡。截至目前,已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个体、不动产、公证等上门服务1972次,甚至将窗口开到“田间地头”,成功为150台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办理上牌,核发驾驶证24个。
“潮汐窗口”巧解“排队难”。 在今年教师资格认定高峰期,政务大厅创新启用“潮汐窗口”,通过动态调配人员,将群众平均等候时间从30分钟压缩至15分钟以内,效率提升50%,现场秩序井然,获一致好评。
“临期提醒”让群众更省心。针对6类事项涉及的210个许可证开展证照临期提醒服务,推动审批服务提质增效,不仅实现了审批服务的温情延伸,更进一步提升了政务服务速度,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省心、更安心。
“怀仁智慧”驱动流程再造
以数字化手段打破传统壁垒,是怀仁市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怀仁市在朔州市率先推出新开办企业电子印章免费申领服务。企业设立后,电子营业执照与电子印章可实现“同步发放、同步应用”,截至目前,已发放电子印章104套311枚,为企业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
同时,怀仁市积极推动“7×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向基层延伸,目前已为全市3个街道、8个乡镇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高拍仪等设备,并完成了人员培训与系统调试,实现了自助服务乡镇(街道)全覆盖,村民“足不出镇”就能办成事。
在不动产登记领域,怀仁市创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被省自然资源厅确定为全省唯一的“拓展服务建设用地项目全生命周期不动产登记方式”试点,实现了登记、交易、缴税“一网通办”“一窗办理”,历史遗留的“登记难”问题正在得到有效化解。
“怀仁诚意”提振市场信心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怀仁市坚持问题导向和企业视角,制定了《营商环境创优提升工作措施》等一系列政策。
在政务大厅设立的“惠企政策一站式兑现窗口”,成了企业家的“网红打卡点”。2024年,该市通过平台发布涉企政策29条、奖补事项22项,奖补事项发布数量在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一。2025年,已发布有效政策2条、奖补事项20项,已兑现奖补资金451.624万元,真金白银精准直达市场主体,让企业感受到了“雪中送炭”的温暖。
“怀仁形象”赢得群众信任
作为“山西省第一批清廉单元建设示范单位”,怀仁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将廉洁文化建设融入日常。政务大厅内,廉政标语、宣传展板、政务公开专区和滚动播放的宣传视频,共同营造出“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这种“阳光政务”不仅规范了权力运行,更赢得了企业和群众的信任。
从“一件事一次办”的流程再造,到“主动上门”的服务升级,再到“免申即享”的政策兑现,怀仁市正用一个个具体的案例,诠释着优化营商环境的深刻内涵。
怀仁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更高期待,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再发力,在提升服务效能上再突破,让‘怀仁服务’成为最亮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