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山阴县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记者 武跃林
文章字数:1722
  在山阴县,不动产权证与水电气热过户要跑几个窗口?答案是一个——只需填一张表,剩下的由政府部门协同办理;审批开办一家餐饮店需要多久?通过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改革促进办事流程缩减20%,办理时限减少0.5天,整整节省半天时间;“上门验车发牌”办理时限从1天压缩至0.5天,审批效率提升50%……这些变化源于山阴县今年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核心的营商环境改革。从“可办”到“好办、易办、快办”,一场静悄悄的服务革命正在这座县城悄然发生。
  一窗通办:从“多头跑”到“一次成”
  走进山阴县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一窗集成”的标识格外醒目。工作人员面带微笑主动上前,提供“帮办代办”服务。今年以来,这样的服务已经提供了1352次。
  “真没想到这么方便!”刚办完出版物零售许可证的张先生说。7月11日,山阴县完成首例通过“无差别综窗”办理的出版物零售业务,标志着9个部门的36项低频事项全部实现“一窗受理”。
  开餐馆的创业者感受更深。开餐馆“一件事”改革后,办事流程缩减20%,办理时限减少0.5天。新车车主也尝到甜头:“上门验车发牌”服务让办理时间从1天压缩至0.5天,审批效率提升50%。截至目前,这项服务已经走进经销点40次、深入乡村97次。
  数据跑路:从“群众跑”到“云上办”
  数字化转型让服务突破时空限制。该县档案局推进“一户一档”和电子档案共享,为企业迁移、融资提供支持;县教育局构建“一站式”网上入学报名平台,通过部门数据共享核验,实现了义务教育入学、转学等业务“网上办、掌上办”,对特殊情况实行告知承诺制,最大限度减少了家长提供的纸质材料和往返奔波,真正做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
  最让企业称赞的是档案迁移“全程网办+免费邮寄”服务。企业只需登录“一网通办”平台,就能完成申报。该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免费通过邮政EMS,将材料送达企业指定地址,截至8月已为20余家企业完成迁移。
  “就像网购一样方便!”一位刚办完迁移手续的企业负责人说。
  联动服务:从“分头办”到“协同干”
  该县自然资源局推行的“水、电、气、热”联动过户服务,成为今年的一大亮点。群众在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时,只需填写一张申请表,就能同步启动所有关联服务过户。
  “以前办完房产过户,还要跑几个部门,现在一次就搞定。”刚刚办完过户的李女士欣喜地说。配套的24小时自助查询机实现了信息查询“不打烊”,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柔性执法:从“管得严”到“服务好”
  法治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企业切身利益。该县法院在涉企案件执行中贯彻善意文明理念,广泛采用“活封活扣”措施,减少司法活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该县市场监管局将公平竞争审查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按照“谁起草、谁审查”原则,及时完成增量审查和存量清理。截至目前,新增审查文件2件,修改2件、废止1件。
  暖心举措:从“标准化”到“个性化”
  服务还在持续升级。该县行政审批局推出“证照临期”提醒服务,累计发送提醒768个,惠及企业328家;推出“视频帮办代办+数字政务”模式,梳理帮办事项454个,代办事项23个。
  该县税务局创新探索“枫桥式”税费服务,创建“2+2=0”征管机制,将税费服务融入基层网格体系,培训网格员成为“税收宣传员、帮办员”,破解了偏远乡村及特殊群体办税缴费难题。
  该县残联通过“合作社+电商+直播”就业模式,带动32名残疾人居家就业,其中多名残疾妇女成长为市级工美大师。肢体残疾人孙文宇在残联支持下经营特色卤味店,实现自主创业;盲人闫加威创办医疗按摩所,残联协助其拓展经营渠道。
  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线上+线下”招聘会、简化办事流程等举措,全力服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224家企业提供8000多个就业岗位,涵盖医疗卫生、金融保险、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山阴县的改革获得多方认可:山阴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被推荐为全省13个县级“无差别受理综窗”改革扩大试点,被省委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推荐为全省10个“基层减负观测点”,在“持续纠治审批服务中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工作中,被推荐为全省11个“难慢繁”先进县。
  “优化营商环境永无止境。”山阴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整体性提升、均衡化发展为重点,围绕六大环境建设持续发力,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