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产业名片助力乡村特色发展
文章字数:835
本报讯(记者 张智宙 马富瑞 朱怡)如何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产值”?山阴县北周庄镇燕庄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近年来,山阴县北周庄镇燕庄村通过做强特色种植、做优生态养殖、做活乡村旅游,将三张产业名片拧成一股绳,让村集体“家底”更厚实、村民“钱袋子”更充盈,探索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特色发展路径。
在该村的一片山地,清晨的阳光洒在山坡上,百余只山羊在漫山的青草中,低头啃食、追逐嬉戏,满坡的山羊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尽情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天然饲草,村民清脆的吆喝声在山谷间回荡——这是如今该村常见的“生态牧养”景象。现在,在该村养羊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大主导产业。该村村民白日金介绍说:“我们全靠养山羊致富,这是燕庄村的宝贝疙瘩,放牧的山羊肉质好,山上面都有中草药材,羊喝的山泉水。一年养200只羊能收入八九万元。该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说:“全村有3000多只,现在绒山羊市场挺好,白绒山羊每年给村民带来收益大约是20余万元。羊肉可以销售到80多万元,全村光养殖这一项,增加100万元收入,下一步,把几家养殖户组织起来,让他们把原来老山羊测绒量不高的、肉质不太好的,可以淘汰了。现在通过市场调查,准备把辽宁这一带绒山羊购回来,让村民再扩大养殖,持续让村民养殖致富增收。”
而在村庄外的田野上,更有另一番丰收景象。一片片金黄的谷子映入眼帘,沉甸甸的谷穗随风摇曳,泛起层层金色波浪。该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现在种的晋谷21号,产量挺好,亩产是700多斤,谷子的品质非常好,金黄金黄的,全村种植500多亩,现在全村谷子收入50余万元,光这一项收益也非常好。”
不仅如此,燕庄村还深挖生态、文化、农业等资源禀赋,积极盘活闲置资产,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去年,村里通过将闲置民房改造成特色客栈和民宿,采取“多元经营”模式,激活乡村文旅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这些鲜活的实践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目前,该村种养殖业已初具规模,为村民带来的收益是150余万元,下一步,重点打造旅游业,准备再建10余套民宿,让游客来到村里喝小米粥、吃羊肉、住民宿。
在该村的一片山地,清晨的阳光洒在山坡上,百余只山羊在漫山的青草中,低头啃食、追逐嬉戏,满坡的山羊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尽情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天然饲草,村民清脆的吆喝声在山谷间回荡——这是如今该村常见的“生态牧养”景象。现在,在该村养羊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大主导产业。该村村民白日金介绍说:“我们全靠养山羊致富,这是燕庄村的宝贝疙瘩,放牧的山羊肉质好,山上面都有中草药材,羊喝的山泉水。一年养200只羊能收入八九万元。该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说:“全村有3000多只,现在绒山羊市场挺好,白绒山羊每年给村民带来收益大约是20余万元。羊肉可以销售到80多万元,全村光养殖这一项,增加100万元收入,下一步,把几家养殖户组织起来,让他们把原来老山羊测绒量不高的、肉质不太好的,可以淘汰了。现在通过市场调查,准备把辽宁这一带绒山羊购回来,让村民再扩大养殖,持续让村民养殖致富增收。”
而在村庄外的田野上,更有另一番丰收景象。一片片金黄的谷子映入眼帘,沉甸甸的谷穗随风摇曳,泛起层层金色波浪。该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现在种的晋谷21号,产量挺好,亩产是700多斤,谷子的品质非常好,金黄金黄的,全村种植500多亩,现在全村谷子收入50余万元,光这一项收益也非常好。”
不仅如此,燕庄村还深挖生态、文化、农业等资源禀赋,积极盘活闲置资产,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去年,村里通过将闲置民房改造成特色客栈和民宿,采取“多元经营”模式,激活乡村文旅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这些鲜活的实践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目前,该村种养殖业已初具规模,为村民带来的收益是150余万元,下一步,重点打造旅游业,准备再建10余套民宿,让游客来到村里喝小米粥、吃羊肉、住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