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应县义井乡
糯玉米产业撬动乡村振兴
文章字数:766
  本报讯(记者 张智宙 马富瑞 朱怡)从田间的新鲜玉米到餐桌上的即食产品,应县义井乡的糯玉米产业正释放强劲动能。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当地深耕糯玉米种植与深加工,丰收季节加工厂满负荷运转,既带动了农户增收,也撑起乡村振兴“产业腰”。
  在应县晋商农贸有限公司的糯玉米的生产车间,糯玉米经过气吹、剥皮等6道工序之后,再经过真空包装,高温杀菌,清洗烘干之后就可以进行精选装箱,这样不仅延长了糯玉米的保质期,而且也大大提升了它的附加值。
  在加工车间流水线上,各道工序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拣、包装等车间里的工人忙个不停。这家由义井乡与引进企业合作经营的糯玉米加工厂,已然成为义井乡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村民收入的“甜蜜工厂”。公司负责人孙海根说:“糯玉米加工厂是义井乡16个行政村的集体产业,6月份建成,8月16日开始生产。目前,每天能加工50到100亩糯玉米,每台机器每小时可加工1.2万到1.5万穗,每天产量是15到30万穗糯玉米,老百姓种植糯玉米,每亩能比普通大玉米、老玉米生产增加500到800元的收入。”
  新鲜糯玉米如何变身高附加值产品?除了生产环节的精益求精,高效率的品质把控更贯穿全程。加工车间里,工作人员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直接拒入,牢牢守住原料品质关,让群众吃上健康安全的食品。工作人员张明宝介绍说:“把不合格的挑出去,剩下的都是合格的产品,肯定保证每一根玉米的品质。”
  义井乡立足实际,采取村企联办的模式,持续推动糯玉米产业发展壮大,实现企业增效与村集体、农户增收“三方共赢”,初步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目前,该公司的糯玉米产品销往北京,跟北京的新发地已经对接,而且跟山西唐久超市有限公司已经有订单。下一步,准备扩大生产面积,跟村民签订更多的订单,继续深加工,做成杂粮一类,为周边的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他们增加更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