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鲁区优化营商环境见实效
文章字数:1293
营商环境是滋养企业发展、激发区域活力的丰厚沃土。平鲁区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聚焦项目保障、创新生态、融资服务等关键领域,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平鲁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全力构建高效服务体系,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为资源型县区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项目审批跑出“加速度”
“以前办手续要跑多个部门,现在专班一次性告知所有要求,还能跟踪协调难题,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近日,平鲁区某能源企业项目负责人董先生在办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时感慨道。这样的效率得益于平鲁区成立的项目审批服务工作专班和“首问接待—快速响应—集中会商”机制。
平鲁区作为朔州市重要的工业区,重点工程项目数量多、投资占比大。今年1—7月,该区累计完成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立项38个、企业投资项目备案247个,推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亿元,总量占全市四分之一。
在项目用地保障方面,今年以来共供应国有建设用地15宗427.7亩,出让“标准地”41.6亩,有力保障了基础设施和转型项目用地需求。在产业基础设施保障方面,快速高效建成总投资10.26亿元的化工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化工园区成功认定,为中煤平朔煤基烯烃项目早日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平台集聚高层次人才
“晋创谷·朔州”科技创新园区加快建设,朔州双碳产业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氢能源创新联合实验室,一批科创团队和高层次人才相继落户……平鲁区正加速构建区域创新生态。
北京脑智星耀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彦兆表示:“我们选择落户“晋创谷·朔州”科技创新园区,看重的就是这里优越的创新环境和人才政策”。据了解,截至目前,“晋创谷·朔州”已入驻企业41家,引进科创团队15个、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93人。
人才跟着产业走,科研围着需求转。全区已兑现人才奖励300余万元,配套建设高标准人才公寓200余套,全省首个“院士之家”成功揭牌。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朔州文景、上海交大联合研发的低成本长寿命高性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权威认证,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文景能源公司自主研发的165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成功下线,标志着平鲁区在新能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融资服务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惠商保’为我们个体工商户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保障。”一位获得赔付的个体工商户表示。平鲁区持续跟进“惠商保”工作,8390户个体工商户入投“惠商保”,已为59户个体工商户赔付损失375.8万元。
不仅如此,平鲁区通过设立开发区金融服务点、开展“政银企”对接、推出“专精特新贷”等举措,持续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建立区级融资协调机制,推动银行简化流程、压缩时限,认真落实“无还本续贷”等惠企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创新推出的“专精特新贷”产品,已放贷超3000万元。截至7月末,金融机构累计投放贷款10.37亿元,其中普惠性贷款投放达5.8亿元,惠及大量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
此外,平鲁区还持续推进用电改革、优化政务服务、促进外资外贸增长。1—7月,实际利用外资151万美元,占全市总量的100%;外贸出口额同比增长265.5%,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下一步,平鲁区将深入挖掘项目引进、产业发展、人才保障等方面的典型经验,为全市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贡献更多“平鲁实践”。
项目审批跑出“加速度”
“以前办手续要跑多个部门,现在专班一次性告知所有要求,还能跟踪协调难题,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近日,平鲁区某能源企业项目负责人董先生在办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时感慨道。这样的效率得益于平鲁区成立的项目审批服务工作专班和“首问接待—快速响应—集中会商”机制。
平鲁区作为朔州市重要的工业区,重点工程项目数量多、投资占比大。今年1—7月,该区累计完成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立项38个、企业投资项目备案247个,推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亿元,总量占全市四分之一。
在项目用地保障方面,今年以来共供应国有建设用地15宗427.7亩,出让“标准地”41.6亩,有力保障了基础设施和转型项目用地需求。在产业基础设施保障方面,快速高效建成总投资10.26亿元的化工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化工园区成功认定,为中煤平朔煤基烯烃项目早日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平台集聚高层次人才
“晋创谷·朔州”科技创新园区加快建设,朔州双碳产业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氢能源创新联合实验室,一批科创团队和高层次人才相继落户……平鲁区正加速构建区域创新生态。
北京脑智星耀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彦兆表示:“我们选择落户“晋创谷·朔州”科技创新园区,看重的就是这里优越的创新环境和人才政策”。据了解,截至目前,“晋创谷·朔州”已入驻企业41家,引进科创团队15个、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93人。
人才跟着产业走,科研围着需求转。全区已兑现人才奖励300余万元,配套建设高标准人才公寓200余套,全省首个“院士之家”成功揭牌。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朔州文景、上海交大联合研发的低成本长寿命高性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权威认证,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文景能源公司自主研发的165kW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成功下线,标志着平鲁区在新能源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融资服务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惠商保’为我们个体工商户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保障。”一位获得赔付的个体工商户表示。平鲁区持续跟进“惠商保”工作,8390户个体工商户入投“惠商保”,已为59户个体工商户赔付损失375.8万元。
不仅如此,平鲁区通过设立开发区金融服务点、开展“政银企”对接、推出“专精特新贷”等举措,持续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建立区级融资协调机制,推动银行简化流程、压缩时限,认真落实“无还本续贷”等惠企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创新推出的“专精特新贷”产品,已放贷超3000万元。截至7月末,金融机构累计投放贷款10.37亿元,其中普惠性贷款投放达5.8亿元,惠及大量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
此外,平鲁区还持续推进用电改革、优化政务服务、促进外资外贸增长。1—7月,实际利用外资151万美元,占全市总量的100%;外贸出口额同比增长265.5%,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下一步,平鲁区将深入挖掘项目引进、产业发展、人才保障等方面的典型经验,为全市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贡献更多“平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