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朔州经济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出实招
记者 陈萍
文章字数:1214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是区域竞争力的“风向标”。今年以来,朔州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及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的部署,在打造“竞争更公平”的市场环境、“投资更安全”的法治环境、“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品质更优良”的人文环境、“支撑更有力”的要素保障环境、“市场更开放”的外资外贸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政策与审批同向发力,跑出服务“加速度”
  朔州经开区通过“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和“放管服”改革,双管齐下提升营商便利度。在政策端,制定了朔州经济开发区晋创谷(拓展区)优惠政策,并积极兑现奖补资金。2025年以来,已为企业兑现发放各类奖补资金360余万元,推动全区经营主体总量达到9345户,同比增长11.13%。
  在审批端,则大力推行“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现在在一个服务大厅就能办完所有事,尤其是‘承诺制’改革,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成本。”一位刚办完项目备案的企业负责人感慨道。改革成效显著:厂房租赁类投资项目可实现当日办结手续,联合验收时间从最少9天压缩至最多4天。2025年全区备案的41个项目全部实施了承诺制,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率高达100%。
  要素与基建双轮驱动,筑起降本“硬支撑”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朔州经开区深化“小管委会+大公司”改革,设立平台公司,重点推进“绿电产业园区”和“零碳园区”建设,实施要素直供工程。计划实施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提升自身竞争力和承载力。
  据朔州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正在实施的绿电直连工程,预计完成后可将园区企业用电价格降低0.3元/度,年均为企业减负约6000万元。同时,天然气供应项目实施完成后,也能让企业用气成本下降0.8元/立方米,年降本约1600万元。”这些硬件设施的升级和要素成本的直接下降,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极大地提升了开发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人才与服务协同增效,营造发展“暖环境”
  一流的营商环境,既需要集聚人才的“磁力”,也需要温暖细致的服务。朔州经开区聚焦企业用工和人才短缺难题,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区内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今年以来,已累计免费为园区企业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60余场,帮助160余家企业成功招聘管理与技能人才1200余名。
  在服务保障上,朔州经开区构建了“助企纾困服务平台”,管委会分管领导直连企业,快速响应诉求。“我们之前遇到的生产经营方面的难题,通过平台反映后很快得到了解决。”区内企业朔州市程源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这种‘零距离’的服务,让我们发展得更安心。”2025年,全区共立项51个、总投资111.86
  亿 元 ,同 比 分 别 增 长 70% 和184.34%,项目质效显著提升,发展生态持续优化。
  如今,行走在朔州经开区,处处可以感受到营商环境优化带来的勃勃生机。通过政策、审批、要素、服务等多维度的协同改革,一个“竞争更公平、投资更安全、办事更高效”的发展热土正加速形成,为朔州市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着强大的“经开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