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朔城区扎实做好残疾人保障工作
文章字数:885
  本报讯(记者 刘淑花)近年来,朔城区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山西省残疾人保障条例》,持续深化基层服务,广泛宣传残疾人各项政策,加强残疾人关爱帮扶和权益保障,完善残疾人保障体制机制,扎实推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丰富助残政策体系。区政府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全区发展大局,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依法保障发展权益,提升助残服务水平。提升康复服务水平,推进村(社区)卫生室提质,全面开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近五年来,完成运动训练康复签约服务1718人次,盲人定向行走234人次,为重度肢体、重度智力、精神残疾开展支持性服务2317人次,为0-15岁残疾儿童开展抢救性康复服务568人次。促进教育公平融合发展,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困难残疾学生资助政策,全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6.5%。落实就业法规政策,推动落实残疾人就业办法,加强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衔接,通过多种形式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近五年来,扶持盲人按摩店16家,从业人员50余人,残联和人社部门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7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近五年来,发放“两项补贴”49万人次,6927名残疾人落实单人保,残疾人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推进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改造,完成384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加快政府政务服务平台信息无障碍建设。增强权益维护水平,与司法局协作,实施乡村两级残联法律服务全域覆盖工程,设立法律服务站(点),为残疾人提供法律解答和救助“绿色通道”,协同调解涉残纠纷。
  落实惠残助残政策,提升兜底保障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149户困难残疾人购买农机具,扶持发展种植业。提升照护和托养服务水平,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和托养服务项目,区财政下达托养服务资金173.81万元,服务494人。落实社会福利和优待政策,开展残疾资格认定“跨省通办”,为90例异地群众提供服务,为特殊困难精神残疾人提供免费服药服务520余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组织开展残疾人群众性公共文化活动,加强特殊艺术人才和师资培养,宣传惠残助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