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山西朔华粮油有限公司
匠心传承 油香面润
文章字数:939
  本报讯(记者 刘增 王丽花 贺琼)随着绿色养生观念的深入人心,绿色有机杂粮从曾经的“糊口粮”,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新宠”。朔城区农业龙头企业立足当地比较优势,坚持选用优质原粮,传承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生产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胡麻油和杂粮面粉,打造了一条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粮油产业链。
  在山西朔华粮油有限公司的小杂粮加工生产车间,莜麦的香味扑鼻而来,一派热火朝天的莜面加工景象,一粒粒莜麦经过淘洗、筛选、磨粉、包装等十几道工序之后,就变成商品纯莜面。
  中秋节前后,该公司接到的杂粮面粉订单激增,工人们加班加点忙生产。莜面、豌豆面、荞面这些以前的“糊口粮”作为绿色健康食品,备受市场青睐。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一粒粒原粮到成品面粉要历经十几道工序。
  该公司工作人员赵兴荣说:“莜面加工经过好几道程序,第一道是筛选,经过筛选机把莜麦里边的杂质全部筛选干净;第二道工序是淘洗,淘洗时水的温度必须达到70度到80度;第三道就是经过烘炒,温度一定要控制好,才能把莜麦全部炒熟,炒熟以后经过打毛,把莜麦的毛毛全部打掉以后,再经过筛选,筛选以后进入面粉加工厂,这样面的质量才能达到合格的精度、白度、香度。”
  优良的品质离不开优质原料的选用,该公司把原料选用作为提升产品优势的第一道关口,“好中选优,优中选精,精中选特”,从源头把控到生产环节,都确保产品天然健康、绿色有机,保证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选择朔州利民山和平鲁神池山区生产的莜麦、豌豆、黍子、谷子,收购原粮的时候强调质量,回来以后通过筛选,筛选好以后再加工。每一个环节把好质量关,好多客户以前用过的,还想用我们的产品,每天有订单,各种杂粮平均下来一天生产3吨左右。”公司负责人崔金文说。
  除了杂粮面粉,胡麻油也是该公司的主打产品。原料是从当地产的胡麻籽,还有内蒙古周边这些山区里边收购胡麻籽,胡麻通过收购回来清选了以后,再进行加工。胡麻油通过精炼加工成,能达到国家质量标准。随着客户越来越扩大,加大生产量,胡麻油日产量能达到2吨左右。
  传统工艺与现代标准相结合,地方特色与健康需求相益彰。从精选原粮到匠心加工,从严格品控到市场认可,该公司用二十多年的坚守诠释了“好粮油源于好工艺”的真谛,扎根朔州的本土企业,正以稳健的步伐推动着区域绿色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