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豆豆”铺就产业多元致富路
文章字数:882
本报讯(记者 罗文平 张小菊 李子宣)金秋时节,清风裹挟着泥土的芬芳,右玉县野场村的马铃薯种植基地迎来收获期。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一颗颗土豆争先恐后地跳出地面,广阔田野上荡漾着丰收的气息——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土豆产业,正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激活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在右玉县农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土豆种植基地,大型收获机在田间纵横驰骋,轰鸣声中,一沟沟、一壕壕土豆被翻出,散落田间,工人们紧跟其后,分拣、装袋,大家要在10多天的时间里完成1000多亩的采收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袋袋分拣完毕的土豆整齐堆放在田间。借助小型吊车,这些沉甸甸的土豆几分钟内就能完成装车。“机械翻挖+人工分拣”的采收模式,不仅大幅减轻工人的工作量,更兼具“农机提效抢进度、人工精细保品质”的双重优势,为实现产销快速对接、推动产品价值高效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工人王俊鹏说:“亩产可以达到3.5吨,每天大约有60个工人,每天可以捡土豆2到3吨,人均工资能300元以上,我们很满意,今天是收土豆的第8天,大约还得7到8天。我已经在这儿干了3年了,每年基地提供80到100多个岗位,能够解决半个月到20天的村民就业问题。”
立足多年传统作物的种植经验,该公司积极探索多元化种植结构,大力引进并培育高耐寒性、高附加值、高生态持续性的特色作物,逐步形成优势互补、效益叠加的产业模式,持续提升经济效益。据了解,该公司今年种植土豆1000亩左右,主要有常见的紫薯、红皮薯、做种子的薯、加工薯条用的薯,还有一种做烧烤用的小土豆。目前公司与山西省薯业集团签订订单合同来提高销量。同时,除了种植土豆以外,该公司还有小麦、玉米以及紫花苜蓿、向日葵等产业。流转土地1万亩左右,实现了土地集约化管理,提高机械化作业,增加了农户与企业的经济效益。
生态打底,产业生金。近年来,右玉县农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锚定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方向,通过流转闲置土地、整合零散地块,精心打造千亩土豆种植基地;同时,携手农业企业推行“全托管”模式,借力企业成熟的种植技术与管理经验,全面推广良种良法与机械化作业,推动土豆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稳步迈进。
在右玉县农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土豆种植基地,大型收获机在田间纵横驰骋,轰鸣声中,一沟沟、一壕壕土豆被翻出,散落田间,工人们紧跟其后,分拣、装袋,大家要在10多天的时间里完成1000多亩的采收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袋袋分拣完毕的土豆整齐堆放在田间。借助小型吊车,这些沉甸甸的土豆几分钟内就能完成装车。“机械翻挖+人工分拣”的采收模式,不仅大幅减轻工人的工作量,更兼具“农机提效抢进度、人工精细保品质”的双重优势,为实现产销快速对接、推动产品价值高效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工人王俊鹏说:“亩产可以达到3.5吨,每天大约有60个工人,每天可以捡土豆2到3吨,人均工资能300元以上,我们很满意,今天是收土豆的第8天,大约还得7到8天。我已经在这儿干了3年了,每年基地提供80到100多个岗位,能够解决半个月到20天的村民就业问题。”
立足多年传统作物的种植经验,该公司积极探索多元化种植结构,大力引进并培育高耐寒性、高附加值、高生态持续性的特色作物,逐步形成优势互补、效益叠加的产业模式,持续提升经济效益。据了解,该公司今年种植土豆1000亩左右,主要有常见的紫薯、红皮薯、做种子的薯、加工薯条用的薯,还有一种做烧烤用的小土豆。目前公司与山西省薯业集团签订订单合同来提高销量。同时,除了种植土豆以外,该公司还有小麦、玉米以及紫花苜蓿、向日葵等产业。流转土地1万亩左右,实现了土地集约化管理,提高机械化作业,增加了农户与企业的经济效益。
生态打底,产业生金。近年来,右玉县农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锚定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方向,通过流转闲置土地、整合零散地块,精心打造千亩土豆种植基地;同时,携手农业企业推行“全托管”模式,借力企业成熟的种植技术与管理经验,全面推广良种良法与机械化作业,推动土豆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