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朔州市骏宝宸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万亩青贮玉米丰收 链动“草牧经济”新生态
文章字数:678
  本报讯(记者 丰慧 张一波 朱怡)秋日的朔州大地,金穗摇曳。朔州市骏宝宸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种植的上万亩青贮玉米也已成熟,迎来收获期。该公司抢抓晴好天气,组织人力、机械开展收割,机器的轰鸣声奏响了丰收序曲。
  眼下,正是青贮玉米收获的季节,也是储备青贮饲料的关键时期。在该公司的万亩青贮玉米种植基地里,连日来,大型收割机与运输机协同配合,将一株株挺拔的玉米植株卷入收割机进行切割、粉碎,制好的青贮饲料喷涌而出。田间地头满载饲料的运输车往来穿梭,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丰收景象。该基地工人谢海平向记者介绍说:“我每天负责收货、装车,预计每天能收割七八百吨。”
  今年,该公司种植的青贮玉米面积达1万亩。为了达到丰产丰收,公司一改传统种植方法,运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为玉米生长构建起“温湿度可控、养分按需供给”的良好环境。该公司机械部的负责人丰稼玉说:“在年初的时候我们就采用了滴灌和覆膜的技术,保证玉米在旱季的时候有更好的长势。今年因为雨水量比较大,青贮长势特别好,水地亩产量大概能达到4吨半到5吨,旱地也在3吨左右。”
  青贮玉米是把包括玉米穗在内的玉米植株全部收割下来,经过切碎加工后,用发酵的方法制作成青贮饲料,是冬天饲喂牛羊等牲畜最好的口粮。多年来,该公司凭借优质的饲料品质受到广大养殖户和市场的认可,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国。这一“草牧经济”的良好发展也为当地“粮改饲”转型注入了强劲动能。据丰稼玉介绍,产出来的青贮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流入市场,一是供给了大型的养殖场还有合作社,主要是用来作为牛的饲料;二是公司自己有压窖,作为窖储;三是做成青贮裹包,运往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