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平鲁区高石庄乡
土豆丰收产业兴 壮大村集体经济
文章字数:608
  本报讯(记者 张智宙 马富瑞)金秋时节,平鲁区高石庄乡的多个土豆品种进入采收期,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收获景象。
  这几天,平鲁区高石庄乡广袤的田野上,“机械+人工”的采收模式高效运转,浑圆饱满的薯块铺满田垄,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动听乐章。此次丰收的土豆红皮黄肉、芽眼浅,不仅耐旱耐寒、抗晚疫病,且产量稳定,高水肥条件下亩产高,兼具鲜食与加工价值。
  平鲁区新玉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鹏介绍:“今年种植土豆7000多亩,亩产超5000斤,预计总产量近2万吨。主要销往陕西、阳泉、内蒙古等地。采收雇了300多个工人分拣装车,采收主要用洪珠、格力莫180型土豆收获机,一天能收1500吨左右,收净率达99%,基本不伤薯块。”
  土豆产业为种植户带来可观的效益,也给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增收的机会。
  为保障丰收成果顺利转化,当地通过“企业+基地”的模式,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不仅提供种薯繁育、技术指导等服务,还畅通仓储销售链路,推动土豆从“田间”直达“市场”。目前,当地采收的土豆除供应市场外,还将送往加工企业制成淀粉等产品,实现产业链延伸增值。平鲁区新玉农牧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刘根科说:“我们在种植土豆这方面,良种选用,机械化栽培,田间管理方面主要是采取预防预报,防治病害,例如晚疫病和早疫病。”
  土豆产业的丰收,是平鲁区高石庄乡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下一步,当地将持续聚焦品种改良与技术升级,强化产业赋能,让“小土豆”成为带动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