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玉米种植鼓起农民“钱袋子”
文章字数:761
本报讯 近年来,应县杏寨乡通过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种植产业,不仅优化了农业种植结构,更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一举措不仅实现了农业增效,更让农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地鼓了起来。
该乡党委、政府依托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大力推广青贮玉米种植。截至2024年底,全乡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已突破3万亩,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格局。通过与当地奶牛养殖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青贮玉米实现了订单式种植,确保了销售渠道的稳定。全乡青贮玉米产业年总产值超过6000万元,直接带动了近2000户农民增收,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该乡青贮玉米产业的发展与当地畜牧产业形成了良好的产业联动。杏寨乡现有奶牛养殖量达26376头,肉羊饲养量达14743只,青贮玉米作为优质饲料,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同时,青贮玉米种植过程中所需的劳动力,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每年青贮玉米的种植、收割、加工等环节,可吸纳季节性劳动力5000余人次,人均日收入可达150元至200元,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近年来,应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对青贮玉米种植户给予每亩100元的种植补贴,对新建青贮窖给予资金支持,以及提供农业保险补贴等,有效降低了农民的种植风险,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此外,该乡政府还加强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青贮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应县杏寨乡通过青贮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一实践充分证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产业联动,强化科技赋能,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富裕的有效途径。接下来,杏寨乡将继续深化青贮玉米产业的发展,探索更多产业融合模式,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贺永智 王荣梅)
该乡党委、政府依托当地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大力推广青贮玉米种植。截至2024年底,全乡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已突破3万亩,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格局。通过与当地奶牛养殖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青贮玉米实现了订单式种植,确保了销售渠道的稳定。全乡青贮玉米产业年总产值超过6000万元,直接带动了近2000户农民增收,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该乡青贮玉米产业的发展与当地畜牧产业形成了良好的产业联动。杏寨乡现有奶牛养殖量达26376头,肉羊饲养量达14743只,青贮玉米作为优质饲料,有效降低了养殖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同时,青贮玉米种植过程中所需的劳动力,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每年青贮玉米的种植、收割、加工等环节,可吸纳季节性劳动力5000余人次,人均日收入可达150元至200元,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近年来,应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对青贮玉米种植户给予每亩100元的种植补贴,对新建青贮窖给予资金支持,以及提供农业保险补贴等,有效降低了农民的种植风险,提高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此外,该乡政府还加强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青贮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应县杏寨乡通过青贮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一实践充分证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产业联动,强化科技赋能,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富裕的有效途径。接下来,杏寨乡将继续深化青贮玉米产业的发展,探索更多产业融合模式,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贺永智 王荣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