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槐花正香
● 张梓
文章字数:2344
  春末的右玉,老槐树花开正盛。串串白花在微风中轻晃,香气顺着土巷钻进李家小院。这年槐花盛开的时节,李向南辞去城里的工作,带着几件行李,回到了村里。
  硕士毕业后,他在太原一家电商公司做财务,日子体面却捉襟见肘。三年多,工资仅够房租和日常,攒下的几万块存款像个笑话。相亲时,姑娘们开口便是:“房在哪儿买的?车是合资还是国产?彩礼得二十万,六金不能少……”夜里,他窝在合租小屋,盯着窗外的霓虹,脑海中浮现小时候在右玉土路上奔跑、槐花香扑鼻的画面。
  犹豫再三,他递上辞职信,迅速办好了离职手续。
  小巷深处,老妈打量着回来的儿子,眼泪差点掉下来:“好好的工作不要了?都快三十了,还想瞎折腾?”
  李向南低声说:“妈,我只是,不想把日子过成买卖。”
  回到右玉,他用积蓄买了二十只滩羊,翻修爷爷留下的老羊圈,专心养起右玉滩羊,凭借其细腻鲜美的肉质闯市场。他把村口一间闲置小屋改成直播间,边养羊边卖货,短视频里记录放羊、剪毛、熬羊肉酱的点滴。
  “李硕士回村养羊了?”村里人当笑话看,李母也劝:“不如考个编制,图个安稳。”
  李向南只是埋头苦干。天不亮就上山放羊,晚上剪视频到深夜,冷饭热汤都顾不上。母亲看他眼圈熬得发红,叹气,却没再劝。
  槐花节那天,镇上办青年创业集市,李向南带着自制羊肉酱和冷鲜羊肉摆摊,意外遇见秦兰。
  秦兰是邻村姑娘,农业大学毕业后没留城,回来养蜂,做槐花蜜,还研发菊花茶。她皮肤晒得微黑,扎着马尾,笑起来眼角有细纹,眼神透着股韧劲。
  “李硕士也回村啦?”她笑着打招呼。
  李向南挠挠头:“向你学习呀,在土里刨金圪蛋蛋。”
  两人从羊肉酱聊到槐花蜜,从电商运营聊到乡村振兴,越聊越投缘。她想做乡土品牌,他懂平台规则和财务管理,恰好互补。那日下午,李向南心底升起久违的踏实。这槐花咋这么香,把人都熏醉了……
  槐花节过后,两人越走越近。李向南常跑去秦兰的蜂场,帮她搬蜂箱、看蜂群。他怕蜜蜂蜇,秦兰却笑:“怕啥?它们认得人心。”她赤手伸进蜂箱取出一块蜂巢,琥珀色的蜜流下来,甜香扑鼻。李向南抿了一口,心底那股子酸涩好像被慢慢融化。
  可创业哪有容易的?直播间冷清得像空院子,短视频流量寥寥。右玉羊肉虽好,冷鲜运输成本高,羊肉酱口味偏重,粉丝吐槽“太咸”。秦兰这边也不理想,槐花蜜包装简陋,被批评“不够精致”,菊花茶因市场竞争激烈,销量不如预期。
  怎么办?秦兰坚持先改包装,李向南却主张先改配方。两人在羊圈门口争得面红耳赤,冷风灌进衣领,谁也不肯让步。秦兰说:“要不咱各退一步?配方和包装一块改。”
  李向南笑了:“这是退一步吗?这是各进一步。”
  “这样好呀,距离拉近了。”秦兰脸色像琥珀色的花蜜。
  李向南走访老牧民,翻阅祖传笔记,反复试熬羊肉酱,加入本地香料和一勺槐花蜜,调出鲜香不腻的口感;秦兰设计手绘槐花标签,并将槐花蜜与菊花茶搭配成礼盒套装,粉丝直呼“清香甜美,美味可口”。那年夏天,一场暴雨冲垮羊圈围栏,三只羊跑丢了;秦兰的蜂箱倒了几排,蜜淌了一地。她蹲在泥里,眼眶通红,却咬牙说:“毁了就重来。”
  李向南开发出了真空包装冷鲜羊肉和羊肉酱礼盒,突出右玉滩羊的品质;秦兰坚持只卖头茬蜜,手工封罐,菊花茶作为槐花蜜的搭配,增添中草花风味。他们拍短视频讲“右玉滩羊的生态养殖”“槐花蜜的采收故事”,请七十多岁的老蜂农出镜,讲年轻时护蜂夜宿的艰辛。
  为拓宽销路,他们推出传统工艺加工的莜麦面,手工磨制、天然晾晒,味道更地道,作为槐花蜜和羊肉产品的补充。直播时,李母教粉丝用莜麦面捏莜面栲栳栳、搓莜面鱼鱼,传授传统手法,秦兰讲解:“这莜面栲栳栳蘸羊肉汤,地道右玉味,香得让人忘不了。”她顺带推荐槐花蜜菊花茶,粉丝刷屏:“这手艺绝了!蜜茶也想试!”有人留言:“莜麦面配羊肉酱肯定香!”
  事业越干越大,李向南和秦兰一合计,干脆注册了“槐香小镇”品牌,打造槐花蜜、羊肉酱、莜麦面粉和半成品面条全链条产品。活儿太多忙不过来,他们带动几个返乡青年一起干:老王家的儿子做古法胡麻油;大学毕业后返乡的翠翠学着剪视频;憨厚的二柱管客服。县里批了电商创业补贴,建了共享直播间,“槐香小镇”的产品销量不断上涨,直播间销量从几单涨到几十单、上百单。订单多时,两人从早上忙到深夜,手机叮叮响个不停。
  手碰在一起,眼神交汇在一起,笑意也赶走了疲惫。
  第二年春天,李向南和秦兰决定结婚。
  李母东拼西凑,拿出五万元。那天傍晚,三人坐在小院石凳上。李母把钱包进红布,递给儿子:“就这么多了,是咱的心意。”
  李向南双手郑重递给秦兰:“这是我家的彩礼。”
  秦兰笑着推回去:“留着买蜂箱、剪毛机吧,咱得先把家底打牢。”
  李母有些过意不去:“规矩总归是规矩……”
  秦兰眼睛弯成月牙:“娘,规矩记着呢,可咱更得把日子过好。”
  有人私下嘀咕:“真不要彩礼?以后不怕吃苦?”秦兰娘只笑:“姑娘嫁人,看的是人品和能耐。”
  婚礼那天,他们打造了一场新时尚的乡村婚礼,摒弃繁琐的婚庆车队和专业摄影师,在村里老槐树下布置出一片简约又潮流的场景。红灯笼和大红喜字点缀乡土气息,手绘槐花背景板搭配LED灯带,勾勒出温馨又现代的氛围。十几桌家常饭菜摆开,热腾腾的莜面栲栳栳配羊肉汤,金黄酥脆的油糕堆在槐花装饰的木盘里,右玉滩羊肉涮锅香气扑鼻,改良的羊肉酱鲜香四溢,槐花蜜冲泡的菊花茶清香甜美。宾客直夸:“这羊肉鲜嫩,蜜茶绝配!”
  秦兰身着红旗袍,喜庆中透着利落;李向南穿蓝西装配红领带,精神又踏实。他们用直播设备开了一场半小时婚礼直播,镜头扫过槐花装饰、油糕、羊肉涮锅和蜜茶,粉丝弹幕刷屏:“这婚礼太有格调了!”“右玉味道,爱了!”远方亲友送来云祝福,粉丝点单他们的线上产品,送定制表情包和虚拟礼物,气氛热烈又温馨,宛如一场现实与网络交融的盛宴。
  那一年,村里的槐花开得格外繁盛,香气甜中带暖,如生活最朴实的回甘,弥漫在这朴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