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山阴县南口前村
大葱迎丰收 田间收获忙
文章字数:682
  本报讯(记者 罗文平 张小菊李子宣)时下,山阴县马营庄乡南口前村的大葱迎来集中采收期,田野间葱绿如黛、白根如玉,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忙碌采收,以便及时供应市场。
  走进南口前村的葱田,一派热火朝天的采收景象扑面而来。村民们弯腰俯身,拔葱、抖土、剥叶、捆扎的动作娴熟利落、一气呵成。转眼间,一捆捆笔直挺拔、带着泥土清香的大葱便整齐码放在田埂上,白绿相间的“画卷”在田间延展,勾勒出一幅鲜活的丰收图景。
  村民赵宝明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说:“这个葱今年长得非常好,有1米高。我今年种了5亩大葱,平均亩产2.2万至2.3万斤,现在销往7个省4个市,希望我们的大葱走到全国各地。”
  好品质源于好生态,南口前村的大葱能赢得市场青睐,离不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这里地处桑干河畔,土壤为疏松透气的沙壤土,昼夜温差大,加之常年引用天然泉水灌溉,为大葱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产出的大葱凭借其葱白长、杆瓷实、甜而脆、辣味足、口感好等优良特性,以及良好的卖相和长途运输不变质的特点,赢得了全国各地客商的青睐。
  深耕特色产业,激活发展动能。南口前村立足资源优势,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探索“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把大葱种植培育成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通过引进优质品种、邀请农技专家开展田间“点对点”指导、升级节水浇灌设施等举措,实现大葱种植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持续推动产量与品质双提升。如今,全村大葱种植亩均增收超万元。
  接下来,南口前村将“立足整体,统筹全局”,根据地理优势,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将南口前村大葱、北京红小辣椒、大京杏等一批优质农产品推广出去,增加村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