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保持“加速度”发展迈出“实步伐”
文章字数:845
本报讯(记者 刘磊 李妍 闫红祥)科技创新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我市矿山装备制造企业,山西诺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绿色创新为导向,深耕矿用新能源装备研发与智能技术升级,用科技创新力量为我市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矿山动能”。
在该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师傅们正在对公司最新自主研发的145吨甲醇增程宽体车进行组装作业,之后在经过路试试验后,这些新能源矿车就将获得出厂合格认证,最终交付客户使用。
该公司生产经理郭宇介绍:“这次定制的10台145吨甲醇增程宽体车,是专门针对锡林浩特矿区重载上坡、连续作业的工况特点打造的——搭载了自主研发的功率跟随算法,能实现用更少醇跑更远路的能效优势,且单趟运输量较同级别车型提升20%。”
矿区作业环境是矿山装备研发设计、性能优化及安全升级的核心依据。为使产品精准适配矿区复杂工况,该公司深度聚焦矿区实际场景,以技术赋能持续提升产品的环境适配性、安全可靠性与作业高效性。
据了解,该公司对145吨甲醇增程宽体车实施了三项技术升级:一是依托多矿区运行数据优化整车设计,使货箱容积、承载结构满足特殊矿区物料运输需求;二是核心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搭载的“智超”系统能实时监控三电运行状态,确保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三是每台车辆都经过软硬件双重测试,仅动力系统就模拟了500小时重载爬坡测试,确保交付即可满负荷作业。
该公司的前身是一家传统的机电设备维修企业,结合市场与公司实际,从2015年开始进军新能源装备,研发生产出了纯电动矿用皮卡车、纯电动矿用宽体自卸车、纯电动装载机等转型产品,随后以此为基础,公司不断攻克动力续航、重载适配等技术难点,实现了从“维修服务”到“自主研发制造”的跨越。
在145吨车型基础上,该公司进一步研发出150吨甲醇增程宽体车。目前,首台150吨样车已正式下线,经重载测试后,已发往矿区开展试运行验证。下一步,该公司将重点聚焦两大方向:一是加速技术迭代,推进智能醇电系统升级,并探索氢-甲醇混合动力技术,目标是再次提升能效;二是扩大产能规模,通过投入新型设备,进一步扩充生产能力。
在该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师傅们正在对公司最新自主研发的145吨甲醇增程宽体车进行组装作业,之后在经过路试试验后,这些新能源矿车就将获得出厂合格认证,最终交付客户使用。
该公司生产经理郭宇介绍:“这次定制的10台145吨甲醇增程宽体车,是专门针对锡林浩特矿区重载上坡、连续作业的工况特点打造的——搭载了自主研发的功率跟随算法,能实现用更少醇跑更远路的能效优势,且单趟运输量较同级别车型提升20%。”
矿区作业环境是矿山装备研发设计、性能优化及安全升级的核心依据。为使产品精准适配矿区复杂工况,该公司深度聚焦矿区实际场景,以技术赋能持续提升产品的环境适配性、安全可靠性与作业高效性。
据了解,该公司对145吨甲醇增程宽体车实施了三项技术升级:一是依托多矿区运行数据优化整车设计,使货箱容积、承载结构满足特殊矿区物料运输需求;二是核心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搭载的“智超”系统能实时监控三电运行状态,确保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三是每台车辆都经过软硬件双重测试,仅动力系统就模拟了500小时重载爬坡测试,确保交付即可满负荷作业。
该公司的前身是一家传统的机电设备维修企业,结合市场与公司实际,从2015年开始进军新能源装备,研发生产出了纯电动矿用皮卡车、纯电动矿用宽体自卸车、纯电动装载机等转型产品,随后以此为基础,公司不断攻克动力续航、重载适配等技术难点,实现了从“维修服务”到“自主研发制造”的跨越。
在145吨车型基础上,该公司进一步研发出150吨甲醇增程宽体车。目前,首台150吨样车已正式下线,经重载测试后,已发往矿区开展试运行验证。下一步,该公司将重点聚焦两大方向:一是加速技术迭代,推进智能醇电系统升级,并探索氢-甲醇混合动力技术,目标是再次提升能效;二是扩大产能规模,通过投入新型设备,进一步扩充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