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民生答卷
文章字数:1336
本报讯(记者 赵福胜)10月27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十四五”以来取得的工作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四五”期间,我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战略目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统筹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据统计,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0289公里,公路密度达到96.88公里/百平方公里和64.7公里/万人,位居全省第七和第二,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为支撑、农村公路为基础,对外连通毗邻省区和周边城市,对内沟通各县(市、区)、覆盖城市乡村的公路网络。“两纵三横”高速路网初具规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67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农村公路里程9007公里,实现了“农村公路网络化”,达到了“乡镇村庄全硬化”,总里程815公里的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形成全域旅游网。全市铁路总里程达到530公里,以集大原高铁和北同蒲线、韩原线、朔神线等7条铁路及62条专用线组成。其中,集大原高铁开通了到北京、太原、呼和浩特、郑州、成都等主要城市的高铁车次。开通了中欧、中亚陶瓷班列。北同蒲铁路、准朔铁路、朔黄铁路、神朔铁路、准池铁路等干线铁路货物运输能力达到2.85亿吨/年,运输能力位居全省第一。朔州滋润机场于2023年底通航,开通了朔州至上海、天津、长沙、广州、哈尔滨等航线,实现了山西“一干七支”航空战略,已成为区域内的重要航空节点。
据发布会通报,“十四五”期间,全市63个乡镇1166个建制村2019年提前实现了“双通”(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交通脱贫攻坚任务通过验收。全市公交车线路141条,覆盖县(市、区)主要街道并延伸至周边乡村。平鲁区、怀仁市、山阴县、右玉县城市公交全部实现免费。市中心城区公交“一卡通”累计办理实体卡95351张、电子卡52.87万张,与全国336个城市实现了互联互通,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37.17%,居民出行服务满意度达到95.61%,500米站点覆盖率达到96.14%。共享单车日均使用量近40000人次,有效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发布会上,市交通运输局还就我市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建设沿线提质增效工作推进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全市长城一号旅游公路规划总里程815公里,总投资36.7亿元,沿线途经209个村,有效打通了乡村交通脉络。截至2024年底,主体工程已实现全线贯通,同步配套建成11处驿站、4处营地、6处观景台,为游客出行和群众生活提供了基础保障。从2025年起,我市计划用3年时间集中推进提质增效行动,通过统筹完善慢行系统、景观系统、服务系统、信息配套系统,坚持“路、景、村、业”一体化发展,深化“交通+”“旅游+”融合模式,着力构建结构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鲜明、服务优良的旅游公路体系,将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打造成为我市的自然风景道、文化旅游路、乡村振兴带和富民发展线,推动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真正成为带动区域发展、惠及沿线群众的幸福路、致富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民生福祉的“连心桥”。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锚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目标,全力做好“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建成全省综合运输区域门户枢纽、高效能源物流运输基地、绿色生态交通发展高地,奋力当好朔州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
“十四五”期间,我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战略目标,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统筹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据统计,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0289公里,公路密度达到96.88公里/百平方公里和64.7公里/万人,位居全省第七和第二,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为支撑、农村公路为基础,对外连通毗邻省区和周边城市,对内沟通各县(市、区)、覆盖城市乡村的公路网络。“两纵三横”高速路网初具规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67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农村公路里程9007公里,实现了“农村公路网络化”,达到了“乡镇村庄全硬化”,总里程815公里的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形成全域旅游网。全市铁路总里程达到530公里,以集大原高铁和北同蒲线、韩原线、朔神线等7条铁路及62条专用线组成。其中,集大原高铁开通了到北京、太原、呼和浩特、郑州、成都等主要城市的高铁车次。开通了中欧、中亚陶瓷班列。北同蒲铁路、准朔铁路、朔黄铁路、神朔铁路、准池铁路等干线铁路货物运输能力达到2.85亿吨/年,运输能力位居全省第一。朔州滋润机场于2023年底通航,开通了朔州至上海、天津、长沙、广州、哈尔滨等航线,实现了山西“一干七支”航空战略,已成为区域内的重要航空节点。
据发布会通报,“十四五”期间,全市63个乡镇1166个建制村2019年提前实现了“双通”(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交通脱贫攻坚任务通过验收。全市公交车线路141条,覆盖县(市、区)主要街道并延伸至周边乡村。平鲁区、怀仁市、山阴县、右玉县城市公交全部实现免费。市中心城区公交“一卡通”累计办理实体卡95351张、电子卡52.87万张,与全国336个城市实现了互联互通,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37.17%,居民出行服务满意度达到95.61%,500米站点覆盖率达到96.14%。共享单车日均使用量近40000人次,有效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发布会上,市交通运输局还就我市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建设沿线提质增效工作推进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全市长城一号旅游公路规划总里程815公里,总投资36.7亿元,沿线途经209个村,有效打通了乡村交通脉络。截至2024年底,主体工程已实现全线贯通,同步配套建成11处驿站、4处营地、6处观景台,为游客出行和群众生活提供了基础保障。从2025年起,我市计划用3年时间集中推进提质增效行动,通过统筹完善慢行系统、景观系统、服务系统、信息配套系统,坚持“路、景、村、业”一体化发展,深化“交通+”“旅游+”融合模式,着力构建结构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鲜明、服务优良的旅游公路体系,将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打造成为我市的自然风景道、文化旅游路、乡村振兴带和富民发展线,推动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真正成为带动区域发展、惠及沿线群众的幸福路、致富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是民生福祉的“连心桥”。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锚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目标,全力做好“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建成全省综合运输区域门户枢纽、高效能源物流运输基地、绿色生态交通发展高地,奋力当好朔州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