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
介绍全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效
文章字数:1649

  本报讯(记者 赵福胜)10月31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检察机关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护航民生民利等方面工作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朔州检察机关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基本价值追求,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责,积极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朔州实践,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据统计,2025年全市共批捕各类犯罪431件517人,起诉775件1038人。其中,办理的孙某某投放危险物质案,被省检察院评为山西省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办理群众信访469件,7日内程序性回复率和三个月到期答复率均达到100%。聘任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40人担任听证员,参与检察听证案件102件,通过公开听证、释法说理,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办理的某镇人民政府与某公司扶贫补助资金使用协议合同纠纷检察监督系列案,被省检察院评为开展和解化解涉诉矛盾纠纷典型案例。引入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帮助涉案人员及家属68人次,有效疏导情绪、预防极端事件。对涉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提起公诉70件104人,办理侵犯知识产权、侵权假冒案件5件11人。扎实推进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工作,对涉企案件进行重点标注,多渠道排查违规执法线索,对118件涉企重点案件逐案核查,应用大数据模型,调取相关数据近六千条,发现线索14条,监督公安机关刑事立案3件,监督撤案2件。深化涉企刑事“挂案”清理,清理久侦不结、久拖不决的“挂案”4件,为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扎实开展“护航三晋品牌”检察监督专项工作,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作用,办理的“右玉羊肉”地理标志案件、强化知识产权综合保护的经验做法被省检察院在全省推广。紧扣市委“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的部署安排,开展“防治扬尘污染 护航美好生态”、护航高铁周边生态环境等专项监督,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其中,一名同志被省检察院、省生态环境厅、省公安厅联合表彰为“利剑斩污”专项行动表现突出先进个人。
  群众身边无小事,朔州检察机关始终将每一起案件都当作“天大的事”来办,无论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小案”,还是关乎社会公平正义的“大案”,都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标准,用心用情守护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年来,共办理食药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5件,督促相关单位整改不合格饮用水机852台,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用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依法批捕20人、起诉21人,积极探索并持续推进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履职,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合力。
  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办理案件4件,制发检察建议4件。与工会签订《劳动者权益保障协作机制》,凝聚“检察+工会”维护劳动者权益工作合力,办理支持起诉案件12件。构建多元联动救助体系,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28件28人,发放救助金32万元。据通报,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有16个集体和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8件案件获评省检察院典型案例,6项工作经验被省检察院转发推广。其中,“塞北暖翼护民站”事例,被省检察院评为第三批全省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优秀事例。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促进法治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工作经验,被《检察日报》报道。
  在提问环节,记者就“如何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展现检察工作新担当新作为”“如何落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如何平衡‘依法严惩侵害行为’与‘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两项核心任务”等进行了提问,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分别就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下一步,市检察院将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持续深化“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理念,强化诉讼监督,提升办案质量,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营商环境、守护生态安全、助力安全生产等方面持续发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