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 搭平台优服务强技能促就业
文章字数:570
本报讯(记者 张晓宇 韩雨思)日前,市人社局工作人员组成服务专班走进大运商贸孵化培训基地,通过提供场地政策帮扶,实地了解岗位匹配、技能培训等情况,把优质服务精准送到一线。
实训基地里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专注投入美甲制作,一旁的货架上,已经完成的产品分类码放,等待发往市场。市人社局工作人员详细了解基地发展情况,解读政策、送上帮扶,助力众多家庭主妇在家门口就业。
基地务工人员吴彩珍说:“我在这边大概工作了半年时间,我本身就是一位宝妈,找一份相对合适的工作是很难的,这个工作环境非常好,而且时间也自由,我很喜欢这里的氛围,最重要的就是不误接送孩子。现在每个月大概收入3000元。”
朔州市兆星商贸服务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慧介绍:“现在我们每月订单量能达到3万,月销售额稳定在八九万元,团队也扩大到50人,产品主要销往运城,目前已实现盈利。市人社局为公司配套了政策咨询、权益保障等服务,我们也借着这个平台,为不少宝妈群体提供了灵活岗位,让她们能兼顾家庭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增加收入。”
为破解就业难题,激活发展动能,市人社局始终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除了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纽带,主动“走出去”对接资源,引入优质项目、先进技术与广阔市场,为就业岗位“造血”;还聚焦务工人员技能提升,开展针对性培训,让劳动者手握“技能钥匙”,努力实现就业到创业、创业到就业的良性循环。
实训基地里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专注投入美甲制作,一旁的货架上,已经完成的产品分类码放,等待发往市场。市人社局工作人员详细了解基地发展情况,解读政策、送上帮扶,助力众多家庭主妇在家门口就业。
基地务工人员吴彩珍说:“我在这边大概工作了半年时间,我本身就是一位宝妈,找一份相对合适的工作是很难的,这个工作环境非常好,而且时间也自由,我很喜欢这里的氛围,最重要的就是不误接送孩子。现在每个月大概收入3000元。”
朔州市兆星商贸服务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王慧介绍:“现在我们每月订单量能达到3万,月销售额稳定在八九万元,团队也扩大到50人,产品主要销往运城,目前已实现盈利。市人社局为公司配套了政策咨询、权益保障等服务,我们也借着这个平台,为不少宝妈群体提供了灵活岗位,让她们能兼顾家庭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增加收入。”
为破解就业难题,激活发展动能,市人社局始终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除了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纽带,主动“走出去”对接资源,引入优质项目、先进技术与广阔市场,为就业岗位“造血”;还聚焦务工人员技能提升,开展针对性培训,让劳动者手握“技能钥匙”,努力实现就业到创业、创业到就业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