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右玉县:
种植赤松茸 结出“增收果”
文章字数:626
  本报讯(记者 张智宙 马富瑞 陈萍)产业兴则乡村兴。右玉县农业企业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发展循环农业的关键节点,通过丰富食用菌种类,持续扩大种植规模,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富民。
  深秋时节,走进右玉县农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赤松茸种植大棚,泥土的气息中夹杂着浓郁的菌香,一排排菌床上,肥嫩的赤松茸顶着褐色的菌帽、裹着厚实的菌柄,从腐殖土里探出头来,长势喜人。
  工人们正弯腰穿梭在菌床间,双手轻轻握住菌柄基部,再巧妙一旋,一朵完整的赤松茸就被采收下来。这两天这里的采收工作已经接近了尾声,采收过的菌丝非常鲜亮,而且赤松茸的品相非常好,虽然是试种,但是这里的亩产已经达到了6000多斤。
  据了解,采摘工作从8月底开始,高峰期每天能采摘两次,一天能采七八百斤。从8月份开始一共采收了3茬,一部分是切片晒干,另一部分就是运到菜市场销售,目前全部采摘完毕。
  据了解,公司今年试种的赤松茸采用“秸秆+菌床”的生态种植模式。赤松茸也被称为“球盖菇”,是一种珍稀名贵食用菌,其鲜味独特、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且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维生素,深受市场青睐。因此,也成为了公司下一步菌类种植的首选品种。
  右玉县农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员张磊介绍:“我们今年试种了40多床,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摸索经验,产量可观,现在技术和种植水平还可以。准备明年还种二三十棚赤松茸,地面种植。并且发展到周边的各个城市签订订单,明年我们净菜车间也开始运行了,对赤松茸进行深加工,提升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