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月光下的思念
文章字数:1180
  ● 石琳
  秋风起,拂过朔城街道食品店里的月饼,甜香将我拽回与父亲共度的岁月。父亲已离开我们十六个中秋了。
  记得父亲最爱吃月饼,小时候在村里,离中秋半月,他和母亲就张罗加工月饼。他工资微薄,支撑六口之家,每分钱都精打细算。但每年中秋,他和母亲都会把白面、胡麻油等放在自行车后架,驮着期盼去作坊加工月饼。村里路难走,他虽累,脸上却挂着满足的笑,因为心中装着对子女的爱。
  父亲是电力工人,更像地道农民。周末,他总有忙不完的农活,发白的工作服是他劳作的戎装。他的脊背装着为子女的付出,从不向我们叹息,常教育我们踏实做人、勤恳做事。他用双手写下哲理,用脊梁撑起屋檐。
  记忆中父亲中秋前后最忙,上午收拾粮食,下午煮羊杂碎。村里中秋前杀猪宰羊,父亲会买羊腿和羊下水,羊肉包饺子,羊下水煮羊杂。羊杂肉香弥漫小院,是我童年最幸福的嗅觉记忆。我们兄妹像馋猫守着锅灶,父亲看到我们馋样,用筷子夹下羊头肉最嫩的一块塞进我嘴里,眼神宠溺。那滋味胜过日后所有美食。
  夜幕降临,期盼一年的月亮升起,又大又圆。父亲,您搬出小方桌放在院中,把母亲蒸的月饼放中央,四周摆上西瓜、苹果等果品,还有您和母亲加工的月饼。您向月亮祈愿,祝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人平安。我站在您身后,感悟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恩。
  月亮升高,开始分食月饼,父亲,您把最大的分给我们弟兄四个,自己啃边角碎饼,笑意流淌,满足地咀嚼着说“今年月亮分外圆,咱家日子会越来越甜”。那时月光铺满小院,您的话如种子落进我的心田,我们嚼着月饼,眼中有光,仿佛未来裹着甜香。您望着我们,把希望咽进肚里。
  后来,我们兄妹成人走出小院,见识更广阔世界。现在月饼花样多、包装精美,却吃不出当年的月饼滋味。城市中秋,霓虹盖过月光,寻不回小院团圆味道。月饼礼盒流转,少了供奉天地、分享团圆的虔诚与温暖。
  父亲,您带走团圆节日,也带走完整生活气息和仪式感,今年中秋,屋里虽灯火通明却安静心慌。没了您当年灶上大锅、满院羊杂香和供月背影,这个中秋缺了核心灵魂,透着清冷。雨丝打湿窗台,也打湿记忆边界。
  我拿起稻香村买的月饼轻咬一口,甜得发腻,却再品不出那年月光的温度。馅料精致,却没了父亲掌心的粗粝与笑意。虽价格昂贵,却不及当年父母亲手加工的月饼香甜。我抬头望着窗外千年不变的明月,此时夜空被云层遮蔽,雨滴在玻璃上蜿蜒滑落,像无声滑落的泪痕。父亲,您是否在清冷月宫俯瞰人间缺憾的团圆。您曾说月圆家就得团圆,可如今我们各奔东西。月光洒在脸上,分不清是月色还是泪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我的秋思全涌向有您的家,灶火虽熄却亮在心底。十六年前月光里的小院在记忆中泛光,青砖地洒满月影,老树下藤椅空荡轻晃,似留着您的温度。桌上未动的月饼如未寄出的家书,承载着等待与凝望。雨打湿屋檐,也打湿旧话。我明白,您化作月光下的念想,守着人间团圆,岁月流转,深情如月,从未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