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见真情
文章字数:855
10月23日清晨,岱岳镇的高粱地里,省人大代表、山西鑫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海元踩着湿滑的田埂,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行于泥泞中,裤腿早已沾满斑驳的泥点。“这片地积水太深,得赶紧调两台抽水机来。”他一边俯身查看被雨水浸泡的高粱穗,一边紧急拨打电话协调设备。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秋收保卫战,在雨幕中悄然打响。
近年来,山西鑫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了当地农户发家致富。公司现有6万余亩耕地,涉及农户6814户。
从10月16日拉开秋收战役后,这是张海元连续第八天奔波在抢收一线。作为省人大代表,他比谁都清楚这场连绵秋雨对农民意味着什么。“老李家的30亩高粱再不收就要发霉了”“郭大姐家劳动力不足,得安排机械优先帮扶”……他的工作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村的紧急情况。
“人大代表就是要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张海元组织公司成立“人大代表助收突击队”,亲自带队深入田间。在他的协调下,公司紧急调配15台收割机、30辆运输车,采取“人歇机不歇”的方式昼夜抢收。
连日来,该公司厂区灯火通明。烘干塔全力运转,张海元正在仔细查看烘干数据。“温度要控制在42度,湿度降到14%才能入库。”他对工作人员叮嘱道。
这时,北周庄镇农民李大爷拉着一车湿高粱赶来,面露难色:“我这高粱……”张海元立即上前:“老李别害怕,我们24小时为你烘干。”他亲自协调,开辟绿色通道,并嘱咐工作人员:“农户的粮食那是血汗钱,我们要优先为他们服务。”
为应对雨灾,张海元要求公司所有烘干设备满负荷运转,并作出承诺:对困难农户减免烘干费用,对受灾严重农户先行收购。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中,他带领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履职答卷:累计投入抢收资金480万元,调动各类农机具156台,帮助2100余户农民抢收作物,减免各项费用120余万元,挽回农民经济损失超5000万元。
数字背后,是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张海元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帮助农户开展抢收工作,并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既要帮农民收得好,更要让他们卖得好。”这是他对选民的郑重承诺,更是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生动实践。 苏建成
近年来,山西鑫霏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了当地农户发家致富。公司现有6万余亩耕地,涉及农户6814户。
从10月16日拉开秋收战役后,这是张海元连续第八天奔波在抢收一线。作为省人大代表,他比谁都清楚这场连绵秋雨对农民意味着什么。“老李家的30亩高粱再不收就要发霉了”“郭大姐家劳动力不足,得安排机械优先帮扶”……他的工作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村的紧急情况。
“人大代表就是要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张海元组织公司成立“人大代表助收突击队”,亲自带队深入田间。在他的协调下,公司紧急调配15台收割机、30辆运输车,采取“人歇机不歇”的方式昼夜抢收。
连日来,该公司厂区灯火通明。烘干塔全力运转,张海元正在仔细查看烘干数据。“温度要控制在42度,湿度降到14%才能入库。”他对工作人员叮嘱道。
这时,北周庄镇农民李大爷拉着一车湿高粱赶来,面露难色:“我这高粱……”张海元立即上前:“老李别害怕,我们24小时为你烘干。”他亲自协调,开辟绿色通道,并嘱咐工作人员:“农户的粮食那是血汗钱,我们要优先为他们服务。”
为应对雨灾,张海元要求公司所有烘干设备满负荷运转,并作出承诺:对困难农户减免烘干费用,对受灾严重农户先行收购。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中,他带领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履职答卷:累计投入抢收资金480万元,调动各类农机具156台,帮助2100余户农民抢收作物,减免各项费用120余万元,挽回农民经济损失超5000万元。
数字背后,是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张海元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帮助农户开展抢收工作,并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既要帮农民收得好,更要让他们卖得好。”这是他对选民的郑重承诺,更是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生动实践。 苏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