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政治监督专项检查
文章字数:960
本报讯(记者 刘淑花 通讯员 贾修文)陶瓷产业是应县的一项主导产业,为助力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应县纪委监委开展了全县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政治监督专项检查。
在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工作开展前,应县纪委监委提前做好“功课”,坚持透过现象看本质,组织专项检查组通过深入18家部门单位认真摸排、分析研究、仔细判断,查找存在问题后对症下药、精准发力,分别为18家部门单位拉出清单,推动各部门单位及时剖析析、制定工作举措、明确整改方向,确保问题有解、问题可解、问题能解,用力实现精准“点穴”、务实“开方”,用心体现政治监督的质量和独特优势。
聚焦该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的《关于扶持陶瓷产业发展的十九条意见》《关于加快推进规模以上企业发展的十六条意见》《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招商引资的二十条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专项检查明确了监督“五问”闭环监督模式,一问是否组织传达学习、二问是否制定落实措施、三问是否抓好贯彻落实、四问是否在落实中存在问题、五问是否制定改进措施,形成从督促及时传达学习到推动贯彻落实再到持续改进的工作闭环,并探索形成“建立清单——发现问题——提出建议——部门整改——检查验收”的监督流程闭环,确保能够把此次政治监督专项检查抓在实处。应县纪委监委还把监督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助力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通过专项督查、体验式监督等方式,着力发现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严查严纠职能部门服务企业过程中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等突出问题。在此次政治监督专项检查中累计发现42个问题。
同时,通过约谈提醒、问题督办、实地督查、明察暗访等形式,督促各职能部门健全工作联系、信息共享、情况互通机制,全面履行主体责任、监管责任,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促整改。督促市场管理部门聚焦陶瓷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建立“12315”投诉举报快速响应机制,受理陶瓷企业投诉23件,办结率100%;督促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实“三无”“三可”要求,为博达瓷业等7个项目开展了全代办服务,“好差评”客商评价系统满意率达到100%;该县政府专门召开全县陶瓷行业政银企对接会,共达成签约项目26个,贷款意向2.61亿元……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切实打通了陶瓷产业项目实施、资金使用以及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中的堵点痛点,为应县陶瓷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
在政治监督专项检查工作开展前,应县纪委监委提前做好“功课”,坚持透过现象看本质,组织专项检查组通过深入18家部门单位认真摸排、分析研究、仔细判断,查找存在问题后对症下药、精准发力,分别为18家部门单位拉出清单,推动各部门单位及时剖析析、制定工作举措、明确整改方向,确保问题有解、问题可解、问题能解,用力实现精准“点穴”、务实“开方”,用心体现政治监督的质量和独特优势。
聚焦该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的《关于扶持陶瓷产业发展的十九条意见》《关于加快推进规模以上企业发展的十六条意见》《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招商引资的二十条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专项检查明确了监督“五问”闭环监督模式,一问是否组织传达学习、二问是否制定落实措施、三问是否抓好贯彻落实、四问是否在落实中存在问题、五问是否制定改进措施,形成从督促及时传达学习到推动贯彻落实再到持续改进的工作闭环,并探索形成“建立清单——发现问题——提出建议——部门整改——检查验收”的监督流程闭环,确保能够把此次政治监督专项检查抓在实处。应县纪委监委还把监督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助力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通过专项督查、体验式监督等方式,着力发现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严查严纠职能部门服务企业过程中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等突出问题。在此次政治监督专项检查中累计发现42个问题。
同时,通过约谈提醒、问题督办、实地督查、明察暗访等形式,督促各职能部门健全工作联系、信息共享、情况互通机制,全面履行主体责任、监管责任,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促整改。督促市场管理部门聚焦陶瓷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建立“12315”投诉举报快速响应机制,受理陶瓷企业投诉23件,办结率100%;督促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实“三无”“三可”要求,为博达瓷业等7个项目开展了全代办服务,“好差评”客商评价系统满意率达到100%;该县政府专门召开全县陶瓷行业政银企对接会,共达成签约项目26个,贷款意向2.61亿元……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切实打通了陶瓷产业项目实施、资金使用以及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中的堵点痛点,为应县陶瓷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