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肉兔蹦出“增收路”
文章字数:511
本报讯 (记者叶兴茂 杨澜 朱怡)以兔为媒兴产业,以养增收富农家。依托兔头这一特色美食名片,怀仁市养殖企业通过标准化养殖优质肉兔,既保障了本地餐饮市场的食材需求,更搭建起农户就业增收的平台,让小小的肉兔成为激活乡村振兴活力、撑起农户“钱袋子”的特色产业。
走进怀仁市爱欣养殖场的标准化兔舍,饲养员王德正使用投料机均匀撒下“定制”饲料,数千只伊拉肉兔争相进食。从兔子日常照料到养殖环境维护,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工人的细心打理。每天的工作虽然琐碎,却让王德在家门口找到了稳定的收入来源。饲养员王德介绍说:“每天在这喂兔,给养殖场打扫卫生,每天也能挣个100多元,时间也挺自由。”
作为以兔头美食享誉省内外的城市,怀仁市对商品兔的收购需求常年旺盛,凭借标准化的养殖流程和稳定的出栏量,养殖场不仅守住了本地餐饮市场的“供给线”,更将目光投向了省外。如今,养殖场的商品兔已形成稳定的销售网络,销量和收益都十分可观。怀仁市爱欣养殖场负责人付勇向记者介绍说:“目前种兔存栏量稳定在400只,保证每月出栏900到1200只商品兔,销路也不错,四川、河北都跟我们收购,一年也能收入20万元左右。现在有不少周边农户向我们取经,我们也希望把这个产业带动起来,大家一起增收致富。”
走进怀仁市爱欣养殖场的标准化兔舍,饲养员王德正使用投料机均匀撒下“定制”饲料,数千只伊拉肉兔争相进食。从兔子日常照料到养殖环境维护,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工人的细心打理。每天的工作虽然琐碎,却让王德在家门口找到了稳定的收入来源。饲养员王德介绍说:“每天在这喂兔,给养殖场打扫卫生,每天也能挣个100多元,时间也挺自由。”
作为以兔头美食享誉省内外的城市,怀仁市对商品兔的收购需求常年旺盛,凭借标准化的养殖流程和稳定的出栏量,养殖场不仅守住了本地餐饮市场的“供给线”,更将目光投向了省外。如今,养殖场的商品兔已形成稳定的销售网络,销量和收益都十分可观。怀仁市爱欣养殖场负责人付勇向记者介绍说:“目前种兔存栏量稳定在400只,保证每月出栏900到1200只商品兔,销路也不错,四川、河北都跟我们收购,一年也能收入20万元左右。现在有不少周边农户向我们取经,我们也希望把这个产业带动起来,大家一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