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应县创新法律服务方式护航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字数:875
  本报讯(记者 武跃林 通讯员 苏卉)“以前觉得法律咨询是出了事才需要,现在‘法治诊疗队’上门帮我们提前发现合同漏洞、避免侵权风险,就像一位专业的‘健康顾问’。”谈及应县推出的创新服务,一位陶瓷企业负责人赞不绝口。
  “靶向式”法治体检。法律服务也能“量身定制”?在应县,答案是肯定的。面对陶瓷、文旅、农副产品加工三大特色产业,应县司法局摒弃了“一本方子治百病”的旧模式,组建起一支特殊的“产业法治诊疗队”,为三大产业量身定制“差异化体检清单”。这支队伍如同企业的“法治管家”,他们不仅查阅合同台账,还会深入生产一线,与管理人员和工人面对面交流。针对陶瓷产业,重点“防未病”,排查商标侵权和环保合规;为文旅产业“强筋骨”,审查场地租赁合同和旅游意外险投保协议;替农副产品加工“保底气”,严守食品安全与冷链运输关。
  “嵌入式”服务到链上。如何让法律服务不再遥远?应县司法局的答案是: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将服务阵地、服务流程、服务资源“搬进”产业核心区,实现“企业有需求,服务马上到”。在产业核心区设立的“助企服务站”,成了企业触手可及的“法律便利店”。步行半小时、一个电话、一条微信,专业法律服务马上到位。这种“嵌入式”服务真正实现了“企有所需,法有所应”,彻底解决“找服务远、对接难”问题。更贴心的是,对于新生的民营企业,该局还推出了为期6个月的免费“法律托管”服务,像照顾新生儿一样呵护企业成长,从起步阶段就植入坚实的“法治基因”。
  “陪伴式”护航防风险。“某企业窑炉废气超标被罚”“某景区因设施维护不力引发纠纷”……在该局组织的培训会上,这些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让企业家们听得格外认真。“这种‘以案释法’特别直观,让我们知道红线在哪里,比单纯读法条管用多了。”一位参加培训的企业代表感慨道。
  除了案例教学,该局还帮助企业建立内部风险防控制度,并坚持季度回访,随时解读新政策,确保企业合规经营“不掉队”,真正实现了从“事后灭火”到“事前防风”的转变。
  如今,随着“法治体检+精准服务+合规护航”的全链条服务模式深入推进,法治正成为应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最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