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3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改变一下吃饭时间身体健康受益多多
文章字数:1335
  我们的一日三餐,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别以为控制饮食很难,其实只需要改变一下吃饭时间,每天在10小时内吃完三餐,血糖、血脂都受益,身体炎症、体重也减轻了,脂肪肝也好转了。
  吃饭时间变一变,身体多个指标都好转了
  2025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研究人员在《临床营养学》期刊上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不用刻意节食、不用吃减肥餐,只需每天在10小时内吃完三餐,坚持3个月,就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脂肪肝,身体炎症、体重也减轻了。
  此项研究虽然针对的是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但之前也有研究发现,即使是其他人群,尝试限时饮食也可以收获上述好处。
  这项研究包括了18名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让他们每天把吃饭时间压缩到10小时以内,不必刻意节食、不用吃减肥餐,坚持3个月后他们的身体出现了以下变化。
  血糖明显变好:糖化血红蛋白降低了0.69%,空腹血糖下降了0.90mmol/L,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也有所改善。
  体重下降了:体重下降了1.72公斤,腰围变小,内脏脂肪指数等也有所改善。
  脂肪肝好转了:脂肪肝指标好转,甘油三酯水平下降,为血管健康带来益处。
  身体炎症减轻:促炎细胞因子和脂肪因子水平显著降低,相当于给身体“消炎”。
  健康小贴士:限时饮食为身体带来的好处并不仅仅是短时间内的,这种有益的代谢获益可以维持一年以上的时间。
  为什么限时饮食,能为身体带来益处
  调整人体生物钟:进食时间规律化,有助于恢复肝脏、胰腺和脂肪组织的昼夜节律,提升胰岛素敏感性,优化能量利用。在10小时内进食完一日三餐,可以使身体产生代谢压力,促使身体在禁食期更多依赖脂肪供能,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改善肠道菌群:进食时间规律化,有助于改善肠道菌群,让肠道内有害菌减少、有益菌增加,从而改善代谢。
  正确进行限时饮食,照着做就对了
  早限时饮食优于晚限时饮食:也就是第一餐时间尽量往前移,这样最后一餐距离睡觉时间就会更长,身体更受益。
  推荐时间:
  早餐时间:7:00~8:00。
  午餐时间:11:00~12:00。
  晚餐时间:17:00~18:00。
  健康小贴士:
  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进食时间,只要保证在10小时内吃完三餐即可。
  不过度节食:限时饮食已经规定了进食时间,所以进行限时饮食的人群,就不必再过度节食或者规定饮食内容,否则可能会增加失败几率。
  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一天所需的能量,男性约为2250千卡,女性约为1800千卡。
  尽管每个人三餐总量可能有差异,但比例分配可参考3:4:3,即一般来说,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总能量的30%、40%、30%。
  其次,对于进行限时饮食的人群,晚餐可以多进食一些蔬菜,同时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这样能够增加晚间饱腹感,减少饥饿感,也有利于坚持这种饮食方式。
  其他时间最好不要再进食:在进行限时饮食时,除了可进食的10个小时,其他时间最好不要再进食,但可以喝一些不含能量的液体,比如水、淡茶、无糖咖啡等。
  作息规律、适量运动:限时饮食只是减重、改善代谢的一个环节,还需要结合运动和健康生活方式。适量运动可以增强代谢能力,促进脂肪燃烧。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减少压力,戒烟限酒。
  限时饮食注意事项:
  1.限时饮食不等于节食,要保证营养均衡、食物多样化。
  2.以下人群不适合进行限时饮食: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者。 来源:央视网、新华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