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解密”文物“活化”密码 引领多行业技术革新
文章字数:1103
  本报讯(记者 祁智民 张智宙 朱怡)一件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文物“雁鱼灯”,曾沉睡于历史的尘埃中。它精妙绝伦的设计,不仅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审美,更像一束穿越时光的火种。今天,这束“火种”在现代科技的赋能下被重新点燃,新时代的工匠与古代的能工巧匠跨时空联手,迸发出照亮未来的新火花,也折射出新时代产业工人多彩的创新锐气。
  山西炜轩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间,有一件家喻户晓的国家一级文物——雁鱼灯的复制品。文物雁鱼灯出彩之处就是古人点燃灯火后,它的烟尘不会向上或者四处飘散,而是会通过这条中空的雁颈,缓缓下行,最终被盛放在雁腹中的水将烟气进行降尘和吸附。可以说,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合理利用了“环保除烟”的理念。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这个原理也得到了很好地活化利用。
  经过两千年的思想碰撞,最终结晶就是“国家一级文物雁鱼灯现代活化再生利用节能环保锅炉”。山西炜轩科技有限公司总工席礼介绍说:“雁鱼灯灯芯的燃烧原理是一种反燃烧,一般火焰是正直从上燃烧,这个就是反烧、下行,燃烧地更充分。把这些污染物变成热能,降低了排放,提高了效能。这里有个多回程,燃烧的时候反下去,再反上来,进入除尘器里,除尘器就是雁腹,也就是雁鱼灯的肚,除尘器里装的水,通过水净化以后再排出来,到了大气以后就不污染环境。这个技术我们已经研究了20多年,产品也卖了20多年,取得的专利有60多项。”
  巧借西汉雁鱼灯“下行吸烟”的结构原理,结合现代燃烧技术,席礼带领创新团队成功研制出无烟、节能的下行、反烧环保锅炉系列产品,该技术彻底消除了黑烟,满足现代环保要求,广泛运用于偏远山区农村的清洁取暖。同时还设计发明出多项现代实用技术产品、文创产品。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雁鱼灯的现代活化再生利用彻底激发了席礼创新团队的创新引擎,现在,席礼创新团队的“以科技创新求突破”的创新方法论已经复制、推广到了全市的600多家工业企业,一整套能够驱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创新密码”也为各类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不竭动能。席礼说:“主要是给全市的各大企业、社会各界研发产品技术、完善产品,提高产品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实用性,成为成熟产品,能够占领自己的市场。现在研发的这些产品、技术涵盖的领域很广,比如说机械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还有食品方面,累计共1000多项。大部分都拿到专利证书了,申请了国家专利。”
  从一台锅炉的“古法新用”,到面向全市工农业体系的“把脉问诊”与“定制创新”,持续的产品研发与技术革新不仅赋予了企业绿色的生命之源,也润泽着朔州的产业沃土。席礼表示,研发专利真正能给朔州市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好的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唯一性,让有些产品能够用专利法保护,同时调动一线职工的创新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