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应县金城镇
“三苗”工程助大学生基层“壮筋骨”
文章字数:532
  本报讯(记者武跃林通讯员 张永仙)近年来,应县金城镇党委紧贴乡村振兴对人才的实际需要,通过系统化“育苗、培苗、壮苗”机制,积极搭建成长平台,助力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扎根基层、锻炼成才,为基层治理持续注入青春力量。
  在“育苗”方面,金城镇党委实施“雏雁起飞”计划,依托镇党校举办青年干部学习班43期,组织大学生村官等开展集中学习、互动交流和经验分享。同时,邀请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农业技术骨干和基层治理能手授课,内容涵盖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工作方法和种养殖技术等,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履职能力。
  为强化“培苗”效果,该镇建立“3+1”帮带机制,由镇党政班子成员担任“思想导师”,包村干部担任“工作导师”,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实践导师”,全方位指导大学生成长。思想导师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工作导师传授经验方法,实践导师带领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参与实际工作,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岗位、提升实战能力。
  在“壮苗”环节,金城镇安排大学生担任网格员、信息员、监督员等多种实质性岗位,让他们在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文化宣传等一线工作中锻炼成长。据统计,全镇31名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已累计入户走访2300余人次,开展教育、就业、医疗等政策宣传58次,帮办代办事项260余件,有效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